-
中國現存在的千年古村正漸漸衰敗
在我國五千年的農耕歷史中,一個個保留著原生態印記的小村落,成為記錄歷史發展和文化變遷的活化石。但是現在,許多古村落由于交通不便、經濟發展落后,村民紛紛...
-
山西大批量的木結構古建筑函待維修
作為一名古建筑愛好者,筆者自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四次赴山西探訪早期木結構古建筑,行程9000余公里,探訪元代及以前早期木結構古建筑100余座...
-
南京明故宮遺址皇宮內取水通道保護
從前晚起,一則“南京明故宮遺址遇百億開發,考古結果9年秘而不宣”的新聞,讓南京這座古城的文物保護遭受了質疑。報道中指出,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的南京明...
-
守護江東南宋古橋村民呼吁對其保護
江東古橋也叫虎渡橋,始建于南宋,是我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也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近日,龍海榜山鎮長洲村的村民們向晨報記者反映,在江東古橋的西端北側附近有...
-
清代古建筑張家大院曾為冀中作戰總指揮
張家大院雅號“聚興堂”,位于霸州市勝芳古鎮中山街南側,擴建于清道光十年。1947年3月,為了保證我軍石家莊外圍和石太線東段作戰的勝利,以冀中分區司令員...
-
帕拉莊園為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帕拉,是帕覺拉康家族的簡稱,在舊西藏貴族中,是僅次于歷世達賴喇嘛的“亞谿”家族的五大“第本”家族之一。帕拉家族大300多年的興衰史中,先后有五人出任西...
-
南京明清古民居群保護與發展規劃
楊柳村,有江寧“九十九間半”之稱,范圍北至規劃城市三環快速路、西至規劃陵園路、東至龍眠大道、南至湯銅路、總面積約362.14公頃,村莊范圍為25.98...
-
蘇州市歷史文物古建筑保護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古建筑的保護,維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風貌,繼承優秀歷史文化遺產,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
-
北京兩座明清古建筑遭管理公司誤拆
近日,有文保人士稱,前門東路東側一片正在拆遷騰退的胡同區內,有部分明清之際的兩處文物普查登記古建筑院落被拆。對此,東城區文委已責令涉事企業查明情況,將...
-
蘇州決定成立歷史文化古城保護法
近日召開的蘇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提請審議〈關于加強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決定(草案)的議案》,《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古建筑復建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研究
復古建筑要達到“尊重歷史、符合規制、修舊如舊、復建精品”的效果,施工質量的管理與控制是關鍵,通過對施工過程中各分部工程采取質量控制措施,對各個質...
-
山西元代古建筑永樂宮搬遷后修繕完畢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館長吳元新透露,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已正式啟動。藍印花布源自南宋民間,2006年...
-
河南省鄭州市千年古村文物古建筑被拆
2月15日,鄭州中院官方網站發出公告,已受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的公益訴訟,原告要求被告就拆毀文物事件,向全國人民道歉,對未拆文物原地保...
-
古建筑天壇周邊違章建筑順利拆除
從上世紀70年代唐山大地震起,便被私搭亂建的小平房逐漸團團圍住的天壇南壇墻終于要露出本來面目了。隨著天壇周邊簡易樓騰退工程的步步推進,緊貼著天壇南壇墻...
-
寧波某企業家1億元搶救古建筑
在北侖小港街道長山村布陣嶺,一處原本破敗的廠房,在59歲的小港街道衙前村農民胡云國一年多的精心打造下,儼然成了一處名副其實的“浙東石文化博物館”——3...
-
南京市高淳區漆橋村將復建孔氏宗祠
南京市高淳區漆橋村在2014年入選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但是村里還有不少古建筑尚待修繕。昨天,漆橋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開始征詢公眾意見。作為孔氏...
-
南京古城墻保護條例的實施方案
南京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市文廣新局擬定的《關于貫徹落實<南京城墻保護條例>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透露,南京將啟動南京城墻博物館立項,編...
-
嶺南古村落古建筑群的明清文化
因參加一個采風活動,來到了嶺南頗具盛名的南社古村落,行走于古村落里,那份雅致與幽遠,常常使人心醉神迷,走在那略顯斑駁的青石板鋪就的村道上,在現實與古樸...